當講解員將手電筒貼近牆面,照向北京法海寺中的明代壁畫時,畫上凸起的線條輪廓立刻清晰可見,學子們一片驚嘆︰“哇,絕美!” 24日上午,“相約北京 燃情冬奧”兩岸大學生冰雪嘉年華社團領袖訓練營暨“精彩冬奧 共創未來”走進石景山體驗交流活動來到位于京西翠微山南麓的法海寺。這里有北京現存最完整的明代壁畫,工藝精湛,在中國壁畫史上有著極高地位。 “這種仿佛浮雕一樣的傳統壁畫繪制技法,叫‘瀝粉貼金’。”講解員介紹,法海寺壁畫的獨特之處就在于用金量大、用金技法多樣且難度高。這份距今近六百年的藝術瑰寶,讓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近20位兩岸學子連連稱贊。 圖為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教師、台青陳文成在復制版壁畫前拍照。 中新社記者 朱賀 攝 壁畫中人物神態各異、惟妙惟肖,有的坐禪傳法,有的行進飛舞,有的威風凜凜,有的動感十足;其所著衣物色澤鮮艷、瀟灑飄逸,月宮天子衣中繪有團鳳紋,團鳳五尾,顏色各異;水月觀音身披白紗,薄如蟬翼,若隱若現,紗上每一朵六角小花向外放射出至少40余條細線。禽獸花木栩栩如生、活靈活現,蓮花花瓣脈絡清晰、暈染自然,狐狸耳中的毛細血管似肉眼可辨。 個中精妙吸引了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大二台生劉昱甫的注意。“筆觸精細,線條流暢,當時的匠人一定細心勾勒,”他聯想到已是耄耋之年的外公所繪的工筆畫。 “深深為之震撼、折服!”參觀完畢,北京師範大學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台青鄭庭繹感慨道。從事明代早期研究,他很慶幸能近距離接觸細節如此豐富的藝術品。 步出法海寺,兩岸學子順著模式口大街向東行,此老街是原京西古道的一部分。步行數百米,便來到修建于明代的承恩寺。 4月24日上午,“相約北京 燃情冬奧”兩岸大學生冰雪嘉年華社團領袖訓練營暨“精彩冬奧 共創未來”走進石景山體驗交流活動來到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在京高校近20位兩岸學生欣賞了景泰藍、玉雕等“燕京八絕”。 中新社記者 朱賀 攝 此處現在是北京燕京八絕博物館。在此欣賞景泰藍、玉雕、牙雕、雕漆、金漆瓖嵌、花絲瓖嵌、宮毯、京繡八大工藝門類所制藝術品,青年朋友們貼近感受了宮廷非遺。 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台生林家萱對花絲瓖嵌工藝頗感興趣,也對明代漢服情有獨鐘。她觀察到許多朝代的衣物配飾、藝術品都運用了花絲瓖嵌,當今許多匠人也在復刻這項技藝。 “把金片敲打成特殊圖樣,再運用多種技法做成配飾品,需耗費大量精力和時間。”在網上觀看相關工藝品制作視頻,林家萱對這門藝術的精細感到驚訝,“原來我們身邊有這麼經典、不可思議的手藝,且已流傳上千年。”她期待通過漢服推廣把這門藝術傳播出去。 兩岸學子還到訪京西五里坨民俗陳列館,此處靠近京西古道,舊時是運煤駝隊的集散地,後發展成村落,現今陳列了展現百年來老北京風貌的老物件。 圖為學生們身穿身著舊時服飾體驗民俗。 中新社記者 朱賀 攝 學子們有機會身著舊時服飾,走進老酒館品酒,听非遺傳承人講述傳統手工藝品“兔兒爺”背後的故事。嘗京味小吃,有學生夸贊豌豆黃“入口即化”,有同學喝光了一碗味道獨特的豆汁,也有人淺嘗一口便直呼“上頭”。 在面塑老師的指導下,他們還體驗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面塑,制成的“冰墩墩”有的滑單板,有的持火炬,有的濃墨重彩,有的清新秀麗。 此次體驗活動為期兩天,由北京大學主辦,石景山區台辦、青聯、文促會協辦。 賦歸時,林家萱倍感開心,也不舍。總在城中生活、較少感知古意,她非常珍惜這次深入體驗“老北京”文化的寶貴機會。(作者 朱賀)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1 By www.huaxia.com欧洲杯竞猜-官方网站首页
責任編輯︰李欣相關文章
欧洲杯竞猜-官方网站首页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