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升溫,近期不少快篩陽性者赴急診室采檢PCR,導致急診被塞爆,不僅排擠其他醫療需求,也因等待時間長,增加急診室群聚風險。島內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邱泰源坦言,急診爆滿是台灣常見的現象,如能分流,就會得到很好的紓解。專家則建議各地方政府及早做好對應配套,增設社區采檢站于空曠處,把流程安排好,例如采檢前先進行QR Code掃描,回家等待結果,即能分散急診人潮,也能避免群聚增加染疫風險。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公衛學院博士、急診醫學專家簡立建表示,大量快篩之下,陽性的個案很多,但因快篩會有偽陽性問題,檢出陽性後都必須接受PCR采檢,也導致不少民眾往急診室沖,加重急診工作量、復雜度。針對一些緊急治療如心肌梗塞的民眾,疫情以前送到急診就會直接往導管室送,但現在還多了篩檢程序,檢驗檢查也是如此。若快篩陽性的民眾都往急診室跑,就會排擠其他醫療需求。 簡立建表示,台灣去年疫情的擴散,主要就是急診門口的大群聚所引起,因PCR篩檢需等待2、3小時,把急診室塞爆,也會增加群聚、接觸風險。他認為地方政府應把快篩陽的後續檢驗流程說明清楚,及早做好對應的配套,增設社區采檢站因應。 舉例而言,有些衛生局將社區采檢站設置在空曠處,開放民眾每人掃一個QR Code,篩完回家等待PCR結果。簡立建表示,如此一來,就能做好分流、避免群聚,對民眾來說也比較安全。 邱泰源表示,急診爆滿是台灣常見的現象,如何建構社區的分流、分級照顧體系,一直是行政部門在做的事。踫到狀況,大家急著想到急診是台灣常見現象,如果能分流、分級,把基層醫療啟動起來,就會得到很好的紓解。leyu-APP在线下载
責任編輯︰左秋子相關文章
leyu-APP在线下载